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書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評課稿

年級評課稿(15篇)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15

年級評課稿

第1篇 小學低年級美術《色彩的對比》評課稿

小學低年級美術《色彩的對比》評課稿范文

聽了林玉紅老師執(zhí)教的《色彩的對比》一課真的受益非淺。

首先,林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這是一堂復習整理課,林老師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色彩對比的知識。

林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認讀色彩,說一說:通過出示色相環(huán)和色帶上的色彩,引導學生回憶色彩色相的強烈對比和柔和對比。

二、觀看圖片,談一談:通過出示幾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色彩色相的冷暖對比。

三、動手操作,調一調:通過教師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顏料,引導學生復習色彩的明度對比。

四、實際應用,畫一畫:利用掌握的色彩對比的知識,給畫面進行上色。

在課堂上,林老師邊復習,邊讓學生完成理論填空題,加深學生的記憶。林老師以他特有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

本節(jié)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準備充分,課中應用自如

課前精心準備,這是林老師的一貫作風。這節(jié)課上林老師準備的材料和圖片圖片在教學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激發(fā)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并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林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第一、提高興趣“互助互動”,本課《色彩的對比》是一門比較枯燥的課,林老師時時不忘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互動”。第二、根據重難點,“互助互動”,在抓住知識中的難點色彩的明度展開時,提出問題:同學手中的三杯水有什么不同?通過互助互動,由學生上前協助教師,解決了難點。第三、結合作業(yè),“互助互動”,美術作業(yè)與其他作業(yè)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yè)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第四、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鑒賞力。

由于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各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我在賞評這堂課時,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一些缺憾:

作為一節(jié)復習,美術知識的梳理應該簡單一些,要把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運用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林老師在此環(huán)節(jié)上有些疏忽,復習色彩的對比知識用了25分鐘,使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在課堂上運用。所以課堂也就缺少了交流和評價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關系,還沒評價作業(yè)就下課了。評價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新觀念主要是通過評價體現出來的,通過豐富的評價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得到進一步地體現,學習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應該讓學生在欣賞琳瑯滿目的作品后,交流創(chuàng)作的感想,用作業(yè)要求并檢驗作品的得失,他們的個性化創(chuàng)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而且學生在評價作品時也提高審美能力。

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正確地把握這兩點,就一定會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課改帶給美術教育的無限生機。

第2篇 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優(yōu)秀評課稿

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優(yōu)秀評課稿

今天,我有幸聆聽了蔡丹芬老師的《一株紫丁香》,心里頗有微瀾。

紫丁香清新、淡雅又高貴、溫和,這正符合蔡老師的氣質。蔡老師在課上不緊不慢,自信從容,平靜中飽含深情,平穩(wěn)中流淌關愛。她那親切和藹的神情,微微前傾的身影,循循善誘的耐心,讓我們解讀出了尊重和平等。她說“我喜歡這首小詩,它讓我想起我的小學老師,我現在想把這首詩送給她,你愿意給我這個機會嗎?”,她還說“你們有自己喜歡的老師嗎?愿意給她們栽一株紫丁香嗎?”,她的語言總是充滿濃濃的人情味,這種純凈、善良誰又忍心拒絕呢?我想她帶領學生栽下的不僅僅是紫丁香,更是關愛、溫情的種子。

一堂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課上所講的知識也會慢慢地淡忘,但一位老師的形象卻會在每個學生和與會老師的心里留下印記。突然想起普通話培訓里的這句話:“吹面不寒楊柳風?!毕衲赣H的手撫摩著我們,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多像呀,蔡老師就是一位能溫暖心靈的紫丁香一樣的老師。

我雖浸潤在蔡老師的“人文關懷”下,但始終不忘“自主探究”。導課伊始,蔡老師帶領學生感受了紫丁香的美麗,這種美麗贏得了學生情不自禁地“哇賽”。我想這種美麗還只是表層的,是植物本身的色彩和形態(tài)引起學生的關注。那怎樣更深一層,讓紫丁香能開出師愛生,生敬師的濃濃師生情來呢?

蔡老師設計的主要問題是:你就是老師窗前的那株紫丁香,你最想為老師做什么?然后板書:夜夜作伴,消除疲倦,時時掛牽。試想一下,一株紫丁香能為老師做什么?學生蒙了,我也蒙了。其實“夜夜作伴,消除疲倦,時時掛牽”這不是紫丁香做的,而是課文中的“我們”做的,是生愛師的具體表現。接著蔡老師耐心地帶領學生朗讀、感悟,盡管“師意濃濃”,但未見“詩意濃濃”。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丟棄了詩的`關鍵意象——一株美麗的紫丁香。由于紫丁香的美麗,才有伸進窗口的綠色枝葉,才能在風里沙沙歌唱,才有滿樹盛開的花兒,才有飄進夢里的花香。這么好的中介,這么美的意象,蔡老師在導課的時候做了鋪墊卻未能將美麗進行到底。扼腕嘆息啊。

我斗膽在蔡老師設計的基礎上稍做了修改。在學習完第一小節(jié),為老師栽一株紫丁香之后,師可以板畫紫丁香或貼圖,然后指圖說“你們?yōu)槔蠋熢韵碌淖隙∠阏婷溃煺怪Ω?,綠葉在風里沙沙作響,它滿樹都盛開著花兒,花香撲鼻。為什么你要把這么漂亮的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呢?”這是個輻射全文的主問題,既有學生獨立的思考,獨特的體驗,又能結合課文進行學習理解。但如何將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文本有機結合是操作的難點,需要教者有充分的預設和較強的課堂駕御能力。然后在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始終圍繞黑板上的圖畫,達到有文即有景,有景即有情的美好境界。

個人拙見,難免疏漏偏頗,但意在拋磚引玉,懇請各位同行多指教。

第3篇 七年級歷史《古老而現代的首都----北京》評課稿

七年級歷史《古老而現代的首都----北京》評課稿

今天聽了沈老師的一節(jié)課,題目:古老而現代的首都---北京,把自己的'一些感想略談一下:

優(yōu)點:

1.導入合理,一首歌曲把北京北京古老現代建筑的融合以及北京的形象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想了解北京到底是什么樣的形象,為什么古老又現代,產生好奇心,有一種亟不可待想了解的心理。

2.教學的設計合理,課文從三個層次完成,古老--從六朝古都講起,現代---現代化的建筑的建筑展現,首都---從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展現。符合課本的要求

3.教態(tài)自然,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一節(jié)課結構非常明確,教師要是要講什么,學生什么。一目了然。

不足:

1.在問題處理時,沒有給學生足夠多的思考時間思考,教師很快呈現答案,

2.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沒有展開。

3.地理知識以地圖為主,再講解北京自然環(huán)境時,如果能多結合一些圖,如氣溫降水圖可能效果更好。

第4篇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1

本單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主題編排的。故事從春游那天的午餐講起。當小伙伴們發(fā)現瑪莎不吃午餐時,都從不同的方面表示了關心。有的說沒有午餐吃將是很難受的事,有的說背包可能丟在哪里。而安東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瑪莎手里,他關心的是瑪莎需要吃午餐了。這些關心,瑪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這個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聽了延雙梅老師執(zhí)教的這一課,我感受頗多。

一、教學設計渾然一體

抓住“小伙伴”從課題導入,從字理教學上引導識字“伙”,理解伙伴的意思,由此引出故事,檢查預習中幫助學生理清了脈絡,知道了課文講的是瑪莎和哪幾個小伙伴的故事?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到了小伙伴是怎樣關心瑪莎的,生字教學在其中自然生成。

二、隨文識字興趣盎然

課文中要求認識的生字較多,教師巧妙的運用字理教學引導學習“餐”、“共”“伙”等字,讓枯燥的生字教學也變得生氣勃勃。孩子們又通過小組活動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合作交流,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氛圍。而學習生字的過程蘊含在了課文朗讀之中,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隨文學習生字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

三、練習有層次有重點。

課堂練習讀詞語、擴詞、讀句子、讀故事,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

總之,教師的精心準備才有精彩的課堂呈現,愿我們語文教師都能深入鉆教材,讓課堂更加時效。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2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黃老師執(zhí)教的《三個小伙伴》,認真學習了教學設計、效果分析等內容,很有收獲。黃老師認真?zhèn)湔n,做到教材與學情分析準確、全面;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重點、難點突出,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問題解決指向明確,教學設計格式規(guī)范。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完整、過程流暢、結構清晰;教學組織形式多樣,方法有效。一是體現小組合作學習。學習2-5自然段,它們遇到問題什么困難?怎樣怎樣解決困難?通過小組學習,解決問題,體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主體性和教學互動性。二是重視朗讀。在學習第6自然段,通過老師范讀,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高興來。三是教師恰當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四是教師還注重練習,采用填空的形式把文章內容說一說,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較好完成本節(jié)課既定的教學目標。希望黃老師指導朗讀再到位,提高學生朗讀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3

《小伙伴》一文以春游為題材,寫了瑪莎丟失背包以后,幾個小伙伴對待這件事的不同態(tài)度。故事童趣盎然,意蘊深刻,旨在教育孩子要用實際行動幫助自己的小伙伴。延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將學習內容與學習情緒的'無痕整合'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其一,導入揭題時,由伙的字理導入,然后組詞說意思,識字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小伙伴是誰,濃濃友情溢滿整個課堂。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寫好'伙伴'二字。此時此刻,學生對'伙伴'二字的理解是有形且有情的。

其二,在初讀課文后,老師請學生說說讀了課文后又認識了哪些小伙伴。隨著課件的逐一展示,又引導學生親切地叫叫他們的名字,跟他們打打招呼。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還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就發(fā)生在自己與小伙伴之間。

其三,在讀通課文后,教師出示'四個小伙伴在一起'的插圖,請學生再認認小伙伴,叫叫名字,并說明原因。此時的學生已不僅限于初讀時能叫出小伙伴的名字,他們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穿著等方方面面做出判斷和表達。有了前面的一步步鋪墊,學生的情緒激昂而踴躍,一如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小伙伴一般,熟悉而自豪。

其四,教師在指導學生識記生字時,也'因字而異',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記憶,充滿趣味性,也擴展了生字本身的容量。如:餐——為什么下面是個'食'字呢 粗——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朋友嗎 汽——'汽'字寶寶好煩惱,人們總要把'氣,汽'搞錯,你能幫助分清楚嗎 ?糟糕——描述字理。丟——描述字理

記——生字寶寶多孤單啊?。】鞄退艺?朋友'吧!……

識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滲透“字理為本,多元識字”的理念,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fā)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4

每次聽李老師的課,收獲頗多,只是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讓我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李老師的課,猶如行云流水,流暢、優(yōu)美,激活課堂,產生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讓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一張張陽光燦爛的臉,聽到的是歡聲笑語,體悟到的是學生的個性飛揚。聽了《小伙伴》一課,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李老師“功力深厚”。

一、巧妙切入,激發(fā)興趣

《小伙伴》一課,內容比較簡單,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學習是關鍵。李老師的切入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李老師首先出示一幅有3個小伙伴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判斷哪個是瑪莎。學生很快就找到了,但這僅僅是開始,接著李老師讓學生到文章中去找,哪些句子能證明這個小朋友就是瑪莎。于是,小朋友們在李老師的引領下,不知不覺地走進了文本,興致濃厚,學得開心,學得有效。

二、以讀促悟,體驗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永恒主題,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李老師通過自己的范讀,讓學生通過感悟,了解到哪個詞該讀重音,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李老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這份感受表達出來。只有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才會真情流露,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又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三、扎實有效,循序漸進

李老師的課總給人扎實、樸實、夯實的感覺,不僅僅有華美的外表,更有堅實的基礎。每個環(huán)節(jié),李老師都精心設計,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絕不嘩眾取寵。比如在學習生字時,李老師采用多種形式,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目的就是讓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記住每一個字形。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同桌合作學習生字時,為了避免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李老師采用的是“夸夸他,教教他”的方法,這樣學生更有興趣,合作學習就有了的質量的保證。

總之,我認為李老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恰當,教學方法突出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一年級語文《小伙伴》評課稿5

上周三,陽光明媚,有幸和王**老師及一(2)班的孩子們并帶著三個小伙伴一起去植樹,整節(jié)課堂老師表現得有條不紊,教學思路清晰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習氛圍很好,孩子表現的活潑可愛,師生配合得較好。

首先王老師以復習形式進行導入,很符合低年級學習第二課時的學習要求,復習難度環(huán)環(huán)遞升,起到了較好的復習效果。

在品讀文本時,王老師以我們栽樹需要什么工具引出三個小伙伴栽樹時都需要什么工具進行過渡,自然引出了小野豬、小袋鼠、小象的特殊本領,期間并以填空的形式進行總結,這個設計挺好的。

最后升華主題時讓孩子們想一想說一說種好這棵小樹誰的功勞最大,孩子們各抒己見,最后得出團結力量大的道理,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和其他老師感覺一樣,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閱讀能力的時候,如果王老師在文本朗讀上再做一下細致的指導,教學效果會更好。

總之王鑫老師的進步大家都有目共睹,相信王老師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

第5篇 五年級科學《地球表面的地形》評課稿

五年級科學《地球表面的地形》評課稿

今天,金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以學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常態(tài)課,給我們的常態(tài)課帶來了視覺和想象的沖擊,令我受益匪淺。

本堂課從學生的視頻觀察中對地形的感性認識到從學生的圖片或照片的直觀認識碰撞出學生對地形的初體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同時暴露出學生的前概念。這是調動學生求知的一個契機。

課堂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圖片地形的探究,進行了地形之間的碰撞,如“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這些地形似同而異的特點,引發(fā)了學生的疑惑,調動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這是調動學生求知的另一個契機。

在對地形由遠而近“中國地形圖”、“瑞安地形”、“學校地形”的應用之后,金老師用谷歌地圖讓學生從立體地球上觀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帶學生去全球旅行,給孩子們的視覺和想象帶來很大的`沖擊,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課堂求知的濃厚興趣,并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更為后面地形變化做了很好的空間想象的鋪墊。

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小組陶泥模型的制作,既落實并檢測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更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讓學生感悟到學以致用的實處,也使得課堂更加輕松、愉悅。

當然,對于這堂課,本人也有一些建議值得與執(zhí)教者金老師商榷:金老師沒有及時抓住以上提到的兩個契機,使得本堂課的前面環(huán)節(jié)比較枯燥,學生沒有求知主動性,老師引導得累,講得過多,體現不出學為中心的主旨;課堂環(huán)節(jié)過多,調動學生更直觀體驗地形,并激發(fā)他們興趣的環(huán)節(jié)置后,時機不對;課堂問題設計不夠系統而有效,導致學生只能跟著老師的思維走,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方式;陶泥材料的選取不得當,浪費了課堂的動手操作時間;板書的設計不夠直觀簡要等。

但縱觀全課,整堂課總體上生動而富有情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能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根據課的特點去突破,從而去挖掘更多的新鮮的教學方式。

第6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小學四年級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首先,這是科普性說明文。這種融知識性與科學性于一體的文章,語言生動,用詞十分準確。象這樣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就會很容易偏離語文教學的宗旨,游離于語文教育目標之外,上成科學課或者其他課。

難能可貴的是,陳老師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特別是在感悟“逐漸”、“越來越”等詞時,就運用了刪減比較、對比朗讀這一形式讓學生感悟語言的表達特點,在語言實踐中說明文中用詞的正確,學習錘煉語言。

陳老師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師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觀察比較:

如:

1、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

2、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變小,長得像鳥類。

生1:我發(fā)現第一句話比第二句具體,多了一個“逐漸”和“越來越”。

生2:我覺得這些詞具體寫出了獵食性恐龍是怎么變成鳥的。

生3:用了“逐漸”和“越來越”這樣的詞,我知道獵食性恐龍不是一下子變成鳥的。

……

由這一個教學片段,我又想到了閱讀教學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

教什么?怎么教?語文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感悟的過程。應該說上面的片段教學體現了這個特點,但是,還很不夠,具體地說,感悟科普性文章語言表達的準確與科學,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較分析的層面,一定要內化到心靈!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內化。在這一點上,陳教師處理的還不夠理想,或者說是不夠全面,課堂上還是缺乏些學生的朗讀書。

而第二節(jié)周老師這堂課的一大亮點就是:課尾,老師讓學生以恐龍講解員的身份向游客們介紹恐龍。這樣就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內化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隨后依本拓展,引導質疑問難:“你對于恐龍,還想了解什么?”并為學生提供相關信息。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還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深化學習內容、開闊視野、發(fā)展學生個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今天的課堂中,陳老師設計了一個很好的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抓共同點分類別介紹恐龍“有些恐龍,有些恐龍”,讓學生初步了解總分段式,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能是學生對恐龍缺乏多方面的了解,才讓這一環(huán)節(jié)沒發(fā)揮到最好的狀態(tài)吧

不過,聽了這兩節(jié)課,感覺陳老師和周老師的課猶如一面鏡子,折射了我今后在教學中要注意和關注的一面。那就是要時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網絡,搜集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資料,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第7篇 六年級科學《消化與吸收》評課稿

六年級科學《消化與吸收》評課稿

聽了吳老師的課,感觸很深。整個課聽下來,感覺思路很清晰,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很到位,聽著很舒服。在這里我簡單分析一些吳老師的課。

首先,上課時,吳老師問某個學生早餐吃了什么,里面有什么營養(yǎng)物質,簡單的.回顧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有接著提問,這些食物在人體內是怎樣消化的進一步引入了今天的課題。新知識的切入即起了回顧的作用,有很自然的引入了新知識。

第二:在上課的過程中,課堂呈現多樣化,又結合了一些視頻,對知識進行梳理,整堂課下來,學生學習氛圍很好,學習興致很高。

第三:小組合作的落實。據了解,她吳老師是從上個星期開始落實學校推行的小組合作制。一開始我感覺很難去實施,聽了這節(jié)課后,萬事開頭難,什么事情要先去做了才知道。小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這里,我也簡單說說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既然是以學習單的模式,那么學習單是不是應該提前發(fā)下去,批改好了,再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來把握是否更合適呢?

二:最后食物的消化結尾部分有些倉促,是否可以在稍微加以調整。

第8篇 六年級語文下冊《我最好的老師》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下冊《我最好的老師》評課稿

課文《我最好的老師》主要寫的是“我”的科學老師懷特森先生,通過一次講授和測驗課堂,告訴了我們不迷信權威,不要迷信書本的故事。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小編給大家推薦這篇《我最好的老師》評課稿,它是以授課教師的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并分析了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段易詈玫睦蠋煛吩u課稿,一起來看一下。

課文《我最好的老師》文字雖顯平淡,但感情卻不平淡。作者對懷特森先生前后甚至有著截然相反的評價和感情,這一切皆因懷特森先生用極為不尋常的設計帶給了我們嶄新的懷疑主義。

“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fā)靈光?!眴卫蠋熅蛷那楦袥_突入手構筑對話來學習這篇文章。教學目標制定為: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學習本課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fā)現一個道理的寫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圍繞學生的關注點“作者寫了懷特森老師什么事”、“懷特森到底是什么樣的老師”、“他為什么是最好的老師”、“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引領學生走進課文,走近主人公。

單老師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峰回路轉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臺,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味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fā)生的。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梢匀谌肭楦羞@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tài)度和價值觀。

此外在第二版塊的學習中,單老師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然后歸納出文章的寫法:一事一議,并談談還有哪些課文也是一事一議。

到最后的拓展訓練,單老師還設計了一個“實話實說”: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從學生的發(fā)言看,除了兩個學生認為這樣會讓學習不好的學生無所適從外,其他人都從不同側面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論證,有的甚至還引經據典呢!

單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是閱讀原著《一個這樣的老師》,比較兩篇文章。這樣的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說,拓的是課文的意蘊,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可以說,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學生學得興趣盎然,一旦擁有了“學習興趣”這位“最好的老師”,教師的教就成功了一半了。對于那些循規(guī)蹈矩不愛動腦或者調皮搗亂根本不想學習者,不讓他們的大腦“睡覺”尤其重要。

作為語文教師,拿起語文書,靜下心來讀,沉入課文讀,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語文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有效提高,這就是本次教學給我最大的啟示。

第9篇 六年級語文上冊《詹天佑》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上冊《詹天佑》評課稿范文

感謝你的奉獻,我談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走自己的路,收獲甜美的果實。

針對本次教研主題:在閱讀中體現“讀寫結合”,蒙江惠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多角度的方式,品讀詞句,創(chuàng)設品讀的情景,使學生在讀中悟情,悟理。讓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從不同方位理解課文,認識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質。

二、拓展文本,讀寫結合。

有創(chuàng)新,有突破。巧妙的設計了為人物寫頒獎詞,使“讀寫”結合的天衣無縫。關注學生的主體體驗,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潛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感受,這正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最好的體現。

三、舍棄教師的指揮棒。

蒙江惠老師在教學到第二部分中直接拋出對八達嶺的學習。我認為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方向為準?!白x書無疑者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與疑,到這方是長進?!苯處熡袃r值的`質疑,是引領學生深入學習的重要手段。如:詹天佑在勘測線路中就困難重重,在今后的工程中有遇上哪些更大的困難,哪些讓你感受較深?學生可以暢談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按照教師的路去學,其課堂效果會更好。

第10篇 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aoe》評課稿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a o e》評課稿范文

一主要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為漢語拼音教學的第一課時《 a o e 》的教學。教師以學生為本,以“輕輕松松學字母,快快樂樂讀拼音”為基本的教學理念,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三個方面制定出以下教學目的:

1.知識和技能:學會a o e,能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知道單韻母有四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a o e的音。

2.過程和方法:學生能通過自我探索、發(fā)現,找到隱藏在插圖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擬唱歌、打鳴的活動中讀準字母的音。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明白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有主動學習的興趣。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本課教學教師以會讀會寫字母aoe 和他們的四聲為教學重點。其中o的發(fā)音和“aoe”三個字母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中體現的優(yōu)點

1、讓學生學得快樂

這是學習拼音的第一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師圍繞教學目的及重難點,借助插圖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拼音王國,認識拼音朋友的情境,調動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在美的熏陶中,在探索與發(fā)現中,愉快地認讀、書寫。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對生動的情境、有趣的游戲和色彩豐富的畫面最感興趣。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了不少游戲情境,如,“與字母捉迷藏”、“開汽車送字母回家”、“字母找朋友”等等,學生在一個接一個的.游戲和情境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自覺地、快樂地進行學習。

除了游戲的設計和情境的創(chuàng)設外,在認讀字母時,教師還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橫列火車、豎列火車、小組讀、分排讀、朋友間互相讀等,化單一為多樣,化枯燥為樂趣。

2.讓學生學得主動

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課堂上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在學會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地學。在課中,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許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如,在學習認讀字母aoe時,讓學生同桌互學、自己編兒歌記憶等。在學習字母的字形時,讓小老師教學,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學習三個字母的四聲時,則讓學生任意選擇自己最喜歡或讀得最熟練的讀給大家聽。學生在學習中有了充分的自主選擇的空間。在同學合作學習時,能在同學的幫助下,糾正錯誤的發(fā)音;在全班同學面前拼讀時可以將自己最好的表現展示出來,樹立了自信心。這樣一舉兩得,學生就會享受到掌握知識、學會本領的快樂,教學難點在相互學習中不知不覺得以突破,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更加濃厚。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

3.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不久,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應該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指導糾正學生的讀書、寫字姿勢,提醒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

三、存在的不足

教師的板書按照字母的音、形、寫法三部分板書,條理比較清楚,但是,在展示字形時教師采用了在黑板上板書的形式,卻沒有把字母寫在四線三格中,這樣是不規(guī)范的,可以用板貼的形式代替。另外,在指導學生書寫時,教師指導完三個字母的筆順后讓學生一起書寫,比較有難度,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書寫漢語拼音,左半圓,豎右彎等筆畫對學生來說有難度,教師應該指導一個,讓學生寫一個。

第11篇 二年級上冊《簡單的排列》評課稿

二年級上冊《簡單的排列》評課稿

二年級上冊《簡單的排列》評課稿1

《簡單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的排列規(guī)律的過程,初步體會有序思考解決問題和優(yōu)化思想方法。難點是:有序思考解決問題和優(yōu)化思想方法的運用表達。

劉老師在上這一節(jié)課時,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實際情況設計了這一堂課,這堂課在教學中呈現出許多的亮點,值得學習和借鑒。

1、情景創(chuàng)設新穎、巧妙。在新課一開始,出現了一個密碼鎖,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破譯密碼上來,抓住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讓學生思考這幾個數字的幾種排列情況,這樣不僅很快吸引了學生注意力,還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2、活動安排巧妙。二年級的學生積累知識、理解能力有限,缺乏空間想象力,在心理上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很難的,特別是數學廣角內容一年級沒有接觸過,突然接觸,學生不知道學的是什么。而且學生也容易將排列和組合混淆,在本節(jié)課不作定義上的講解,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所以,不能夠直接讓學生來學習,學生會覺得很困難,也不能夠有好的效果,但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只是沒有被系統的提煉出來。因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劉老師注意結合生動有趣的活動來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fā)現規(guī)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劉老師關注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同桌合作、共同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3、練習設計巧妙。“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睌祵W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練習的設計中,劉老師安排了從每組選出一個學得最認真的學生上臺合影。一共有多少種排列方法。

這堂課有很多亮點,但我有個疑惑:課堂上是不是也可以允許學生犯錯呢。學生的錯誤也可以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資源。如在展示學生活動完成的表格的'時候,劉老師展示的都是正確的,最后劉老師也提到有學生錯了,如果能把學生犯錯的表格與有序的表格進行比較,之所以找的不全或遺漏是因為沒有一定的順序。這樣更能突出有序排列的優(yōu)越性,即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

總之,本節(jié)課劉老師設計了以游玩《數學廣角》為主線,在種種的參與活動中,去初步感知排列的數學思想與內涵,學生學習得樂而忘返,記憶猶新。同時,也為我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我會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二年級上冊《簡單的排列》評課稿2

《簡單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的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初步體會有序思考解決問題和優(yōu)化思想方法。難點是:有序思考解決問題和優(yōu)化思想方法的運用表達。

鄭老師在上這一節(jié)課時,她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實際情況設計了這一堂課,這堂課在教學中呈現出許多的亮點,值得老師們學習和借鑒。

1.制作的課件可操作性強,真正做到了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效果。

2.情景創(chuàng)設新穎、巧妙。新課伊始,便開始講小刺猬、小白兔、小雞等三只小動物雨中撐傘的故事,激趣導入,抓住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讓學生思考撐傘的幾種情況,這樣不僅很快吸引了學生注意力,還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3.鄭老師能夠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主導,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排列整個知識的獲取,提升學生的參與感。

這堂課也有幾個值得探討的地方:

1.這堂課的整體設計其實是不錯的,但實施中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整堂課給聽課老師的感覺有點“飄”,主要表現在給學生自主表達辯駁的機會不多,教師在言語上還要注意思考怎么使語言簡潔、精練,怎么進行有效引導。

2.重、難點的把握不是很好。在這節(jié)課中,讓學生體會有序思考解決問題和優(yōu)化思想是一個重點內容,當部分學生會擺、會說時,除了用老師的言語讓學生了解在做排列問題時要有順序,按一定的方法去完成外,教師忽視了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提煉思想方法,本人認為最好讓學生自己上臺擺一擺、說一說、比一比、辯一辯,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火花真正得到碰撞,如此,學生腦中所能形成的印象才會更深刻,理解會更透徹。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有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第12篇 三年級數學《什么是周長》評課稿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什么是周長》評課稿

什么是周長評課稿

11月12日,我參加了區(qū)數學骨干教師教師,聆聽了著名教師何瑜姝老師的講課“什么是周長”,我從這堂課中學到了很多。

一、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什么是周長”,教材只給了幾幅圖,2句話。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將材料進行加工。何老師用孩子們喜歡的“神舟七號”發(fā)射場景和衛(wèi)星繞地球一周的視頻,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態(tài)的螞蟻跑樹葉的一周,進一步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種方式、有層次的感知“周長”的含義

理解“周長”,揭示周長的意義:①衛(wèi)星繞地球一周;②螞蟻跑樹葉,并用手勢跟隨;③摸書的一周;④描圖案的一周等,讓學生充分理解周長就是圍繞圖形一周的長度,適時揭示概念并加以鞏固反饋。通過兩只螞蟻賽跑“一只螞蟻跑樹葉,一只螞蟻跑大的荷葉”讓學生淺顯地理解到周長是有長度,是可以比較的。

三、充分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方法的多樣性和策略

在測量樹葉周長的時候,劉老師提供了很多工具:直尺、軟尺、棉線等,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測量,從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多樣性,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你覺得選用哪種工具更好?用軟尺哪里不好?那該用什么工具呢?”一個個富有啟發(fā)的追問,讓學生在思維的選擇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四、巧妙運用課堂的生成、靈活調控課堂

何老師在處理p45找三角形的周長時,首先需要理解到周長的概念,要測量出三角形的各邊的長度并進行計算。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直接出現三角形的周長,而測量的數據則在圖中沒有。何老師巧妙地運用這一課堂生成“你對這位同學有沒有建議?怎樣做才能讓大家都明白?13cm是怎樣來的?”于是學生很快明白了該怎樣去做:測量并表數據,用算式表達思維過程。這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這是一節(jié)“常態(tài)下的課”,“扎實的課”,“豐富的課”,讓我學到很多,再好的課也有需要完善的課。

首先是測量腰圍、頭圍的活動能不能在感知周長感念的環(huán)節(jié)中展開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一周”“周長”;

其次是當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時候,學生本能的說乙更大,甲更小,他們比較的是面積。能否讓學生描出圖形的周長在比較為以后計算組合圖形的周長做知識鋪墊。

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在比較周長時,很多學生會用重疊、平移的,但也有用計算的。此題是要學生明白“圖形形狀不同,周長有可能相同”,前兩種學生不難達到目的,用計算的方法,難免會產生誤差,從而導致結果不等,怎樣處理這樣的結果更好?

這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需原諒!

第13篇 一年級語文評課稿

可能沒教過一年級,每次去聽一年級的課,我都懷著一種敬佩和感激的心情。老師在手忙腳亂地打此起彼伏的地鼠的同時,還得花招百出地哄這群隨時“精神云游”的紅孩兒聽課,真是太偉大了!一節(jié)課總共教了了“ao''ou''iu'三個復韻母。你讀我讀大家讀,你認我認大家認。最讓我佩服的是,認完這三個復韻母后,老師刷刷地在黑板上勾畫了一棵大樹,樹上長滿了色彩艷麗的花朵,而花蕊竟然全都是”mao''liu“|”hou'等等音節(jié)?!靶涫㈤_著漂亮的花朵啊,看看誰有智慧把它采下來?聽錄音,把讀到的音節(jié)花朵摘下來,想不想?“毋庸置疑,孩子們熱情高漲。我只道時光之快如白駒過隙,沒想到春秋只在一霎。”花兒都謝了,樹上結滿紅彤彤的蘋果。我們一起來收獲果實,好不好?“賞了花,摘了果,接下來還來看動物。栩栩如生的花貓、水牛、刺猬、猴子馬上跳到黑板上。你能給他們貼上名字嗎?”shui niu''hua mao''hou zi',三下五除二,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眾人只關注婀娜多姿的小蠻腰璀璨奪目的光彩,可是又有幾個人惦記著砌磚鋪瓦的工人呢,誰又去感激打地基的人呢?萬丈高樓平地起,萬事開頭難。小學老師肩負的正是打地基、引上道的任務,其他階段的教育工作固然也重要;可是為天真爛漫的孩子打開廣博知識的大門,激發(fā)他們遨游全新世界的欲望,這樣的付出,這樣的耐心,難道不值得敬佩嗎?不值得銘記嗎?

一年級語文評課稿

第14篇 五年級語文《慈母情深》評課稿

五年級語文《慈母情深》評課稿

《慈母情深》是梁曉聲的小說《母親》里的一片段,是歌頌母親的美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事,表現了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敬愛。但是離學生的實際有一定距離了,要打動學生,使學生要有效的接受,感染和內化,不是件容易的事。聽了王寶珍老師執(zhí)教的《慈母情深》一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王寶珍老師抓住“鼻子一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找出令人鼻子一酸的語句。

而這些句子,恰是描寫形象,表達生動的語句。當學生找到令他鼻子一酸的句子時,老師又是讓學生反復推敲關鍵詞,在現實與想象之間不斷走進去,邁出來。老師通過引導、啟發(fā),讓學生明白“深”字就藏在“震耳欲聾”的聲音里,藏在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母親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工作。

二、娓娓道來,深深地渲染了情感。

王寶珍老師的語言充滿感情,對整個課堂起渲染的作用。始終有一種感動在空氣中汩汩流淌。王老師的語言機智,充滿了鼓勵很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與學生一起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王老師的文學語言功底深厚,用貼切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非常豐富,坐在她的課堂里是一種幸福的心靈體驗過程,很佩服王寶珍老師深厚的個人素養(yǎng)與扎實的文學功底。

三、深入咀嚼,不斷地豐滿人物形象。

課堂上王寶珍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學習,如人物描寫中“瘦弱、龜裂”等,讓學生通過對表現慈母情深的重點句進行討論、想象、交流,體會母親掙錢的艱難,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學生在研討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切磋中激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靈感,在交流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親的形象更加豐滿,感悟慈母情深。不僅引導學生感受了人物形象,還滲透了寫作方法,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這是聽了這節(jié)課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情真意切,很適合感情朗讀。在這堂課的教學中,若能以“讀”為突破口,將“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在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母親的疲憊和艱辛后,進行感情朗讀;在學生理解了體現母親辛勞的其他句子后,再練習朗讀,讓學生抓住字眼、詞眼深刻地體會母親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好。值得探討的是如何讓學生也走進文本。整堂課中,老師是很投入,朗讀很到位,感觸很深,可學生還是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感悟到“慈母情深”深在何處!

第15篇 西師大版一年級數上冊連加連減的評課稿

西師大版一年級數上冊連加連減的評課稿

一、說教材、說學生

連加和連減是本單元教材的又一難點內容,它們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者由于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并克服因為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得數的計算障礙,教材安排了一幅生動的插圖,用小雞走來和離去的過程生動地反映出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此一方面讓學生根據直觀圖理解連加、連減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另一方面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線標明計算順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以此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變成看得見的數,從而讓學生克服因記不住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而無法連續(xù)計算的障礙。

按理說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熟知加減法的含義,對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也比較熟練。而且學生具有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應該不困難。但是一年級兒童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注意力極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短,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像連加連減這樣需要較強注意力的知識點,對他們來說是學習上的難點,表現在由于看不見或忘記第一步計算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象。尤其是我所代班級的學生,情況比較特殊,95%的學生是外地人,語言上的溝通就有困難,從這一個多月的了解,有幾乎一半的學生尤其愛動,注意力很不集中,良好的聽課的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有待了解的情況還很多。所以今天這節(jié)課我是懷著一種試試看的心理而上的。

二、說說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口算。

2、通過動手操作、游戲活動,使學生喜學樂學;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并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運算順序。

2、難點: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開課伊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小朋友去鄉(xiāng)下奶奶家玩和乘坐口算號列車的情境,隨后進行口算練習,既復習了舊知,又為下步初步感知兩步計算與一步計算的關系設下了伏筆,更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有效地突出了新知識的重點。

2、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學習連加。

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后,緊接著趁熱打鐵,利用動態(tài)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的感知整件事情的經過,并通過自己的感知說出圖意,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說的能力。而且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連加。課題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講述運算的順序,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編寫算式,并自己去計算,這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我借此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膽嘗試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建構連加的計算順序,很自然的引出了計算的順序問題。

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后,我利用動態(tài)的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向抽象過度,當學生匯報時配合課件將計算過程突顯出來,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也為學習連減埋下伏筆。

3、延續(xù)情節(jié),學習連減

愛于表現是每個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們有表現的機會使孩子們增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因此教學設計上讓學生先發(fā)揮想象編寫連減的算式,再通過自己編寫的算式來編題目,充分理解連減的含義。(出示板書連減),因為連減的算式動態(tài)的畫面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學生看著靜態(tài)畫面描述所發(fā)生的事,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連減的含義。

4、觀察對比,小結算法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但在學生的知識庫中這還是兩個獨立的知識點,有部分同學可能對連加連減的關系有模糊的認識,這時我引導學生在連加和連減知識點間搭建橋梁,形成聯系,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王國。

5、及時鼓勵與評價是小學生尤其需要的。

二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40分鐘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設計環(huán)節(jié),還是練習環(huán)節(jié)都要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征與認知特征。因此整節(jié)課我注意適時給學生以鼓勵,運用表揚卡,增強了學生的信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自己的能力。

年級評課稿(15篇)

八年級歷史《明治維新》評課稿一、新課導入: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復習舊知,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二、利用圖片資料分析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直觀形象,學生探究的興…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年級信息

  • 四年級語文評課稿(15篇)
  • 四年級語文評課稿(15篇)112人關注

    四年級語文上冊《開天辟地》評課稿《開天辟地》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整節(jié)課教師教學 ...[更多]

  • 九年級數學評課稿(8篇)
  • 九年級數學評課稿(8篇)29人關注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評課稿這是二次函數的應用課,執(zhí)教的是胡**老師,胡老師基本功扎實,教態(tài)自然,語言清晰流暢,與學生課堂交流順暢,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公開課。本節(jié)課教 ...[更多]

  • 八年級數學評課稿(10篇)
  • 八年級數學評課稿(10篇)27人關注

    八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性質3》評課稿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平 ...[更多]

  • 八年級物理評課稿(7篇)
  • 八年級物理評課稿(7篇)27人關注

    八年級物理《大氣壓強》評課稿朱老師能夠抓住本節(jié)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啟發(fā)為主,以拓展為目標,利用課堂實驗并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本節(jié)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 ...[更多]

  • 小學五年級語文評課稿(3篇)
  • 小學五年級語文評課稿(3篇)25人關注

    小學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評課稿小學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評課稿1聽了老師教學的《祖父的園子》一課,老師那幽默的語言,細致的講解,耐心的指導,巧妙的點撥,給 ...[更多]

  • 五年級數學上評課稿(2篇)
  • 五年級數學上評課稿(2篇)25人關注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評課稿 小數乘整數評課稿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材在教學“小數乘整數”第一課時時,是這樣編排的:首先,用一幅主題圖出示一個現實的問題情 ...[更多]

  • 九年級歷史評課稿(4篇)
  • 九年級歷史評課稿(4篇)24人關注

    九年級歷史《西方文明之源》評課稿1、陳老師本課的教學旨在通過合適的選題,將教科書中的知識與今天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在陳的精心設計與引導下,促進 ...[更多]

  • 七年級數學評課稿(9篇)
  • 七年級數學評課稿(9篇)24人關注

    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評課稿 代數式的值評課今天張老師上的是代數式的值,這節(jié)課數學組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目標意識比較強吳老師在認真 ...[更多]

  • 數學二年級上冊評課稿(2篇)
  • 數學二年級上冊評課稿(2篇)23人關注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5的乘法口訣》的評課稿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在這次《同課異構》活動中,我有幸和王某、李某老師成為我們二年級團隊的代表和一年級的三位老師 ...[更多]

  • 七年級語文評課稿(10篇)
  • 七年級語文評課稿(10篇)19人關注

    七年級語文《聞一多先生說和做》評課稿蔣老師上的是《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老師聲音洪亮,教態(tài)自然,思路清晰。學生精神飽滿,書聲瑯瑯,發(fā)言精彩,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多]

相關專題

評課稿熱門信息